学名:Inia geoffrensis别名:亚马孙河豚、粉红海豚(常称 boto)体型:体长可至约 2.4 m;体重可达 ~200 kg 以上分布:亚马孙—奥里诺科流域(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圭亚那等)生态位:大型淡水顶级捕食者保护概况:受多国与国际公约保护;面临水坝、污染、兼捕与船只干扰等复合压力1|“粉
浏览量:0
时间:
常用名:女王海螺、粉红海螺学名:Lobatus gigas(旧称 Strombus gigas)类群:海洋腹足纲(大型海螺)分布:热带西大西洋——巴哈马、百慕大、佛罗里达群岛、美属维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及中南美部分海域保护现状:因肉与贝壳被长期过度捕捞;列入 CITES 附录 II(受国际贸易管制);多地实施严管乃至禁采(如佛罗里达
浏览量:0
时间:
学名: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中文名:指猴(又译“爱-爱猴”“艾艾”)分类:灵长目 → 曲鼻亚目(与其他狐猴同属一大支系)体型:体长约 30–40 cm;尾长 45–55 cm;体重约 2.3–2.7 kg作息:夜行性;树栖为主IUCN 状态:濒危(EN),属于全球最受威胁的灵长类之一分布:马达加斯加岛多类型森林(原始雨林、二次林
浏览量:0
时间:
核心看点主角是玻利维亚特有的塞温卡斯水蛙(Telmatobius yuracare),曾被怀疑只剩“最后一只”——外号罗密欧(Romeo)。2019 年科研团队在云雾林溪流中一次性找到 5 只同类(2 雌 3 雄),其中包含“朱丽叶”。物种衰退主因与全球两栖危机相同:壶菌病(chytridiomycosis)叠加栖息地退化。故事的浪漫只是开始:真正艰难
浏览量:0
时间:
中文名:美西螈 / 墨西哥钝口螈(常被误称“墨西哥行走鱼”)学名:Ambystoma mexicanum类群:两栖类 → 有尾目(蝾螈类)分布核心:墨西哥城南部索奇米尔科湖(Lake Xochimilco)水系(含湿地、运河)关键词:幼态持续(neoteny)、外鳃、全水生、超强再生1|它们住在哪里?天然分布:历史上分布于墨西哥谷地湖泊群;现野外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结论: 自 1970 年以来,全球已消失约 200 种青蛙。曾挺过恐龙灭绝事件的两栖类,如今在栖息地丧失/破碎化、壶菌病(Bd)、水文改变、气候压力与人类传播的叠加作用下快速滑落。但只要组合拳发力——把栖地、连通性、疾病、生境水文等一起解决——很多种群仍可稳住甚至回升。为什么青蛙格外脆弱?1)高“物种更替率”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看懂自 1973 年美国《濒危物种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简称 ESA)实施以来,大部分受保护的海洋哺乳动物与海龟种群显著增长。一项对 31 个海洋哺乳动物与海龟种群 的分析显示:78% 的海洋哺乳动物与 75% 的海龟在列入保护后数量上升;海龟总体增长幅度更是高达 约 980%。夏威夷座头鲸也从 1979 年的约 800 头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结论: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 2016 年由 IUCN 从濒危下调为易危,总体数量回升,但栖息地碎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家畜放牧仍在消耗竹林质量并隔离小种群。保护工作的重心正从“面积增长”转向“连通性提升 + 质量改善 + 人与地协调”。一、数量回升≠高枕无忧状态变化(2016):IUCN 将大熊猫评估为易危
浏览量:0
时间:
中文名:玛丽河龟学名:Elusor macrurus分布: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玛丽河干流及少数支流(极小分布)保育地位:演化独特且全球受威胁(EDGE)物种榜第 29 位(爬行动物版首榜)识别标签:头顶“绿色莫霍克”(藻类丛生)、下颌棘突、泄殖腔鳃囊呼吸、尾长一、为什么它这么特别?“朋克发型”:常年在清凉、缓慢的河段栖息,头颈
浏览量:0
时间:
要点速览: 过度捕捞是多数海洋鱼类走向濒危的首要原因;生长慢、成熟晚、聚群产卵的物种最脆弱。栖息地破坏、河流阻隔、误捕(副渔获)、污染与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风险。有效做法包括科学限额与禁渔期/区、产卵点保护、减副渔获渔具、鱼道与河流连通、可追溯供应链、打击 IUU(非法/未报告/无管制)捕捞。消费者也能用更聪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概览: “魅力巨型动物”(Charismatic Megafauna,也常称旗舰物种)指体型较大、外貌或行为极具吸引力、公众认知度高的野生动物,如大熊猫、狮子、老虎、大猩猩、大象、海豚、企鹅、水獭等。以它们为传播入口,能更快撬动关注、捐赠与政策,并通过“伞护效应”带动栖息地内大量“非明星”物种获益;同时也引发注意力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结论:伯利兹的潜水与浮潜依然世界一流,鲨鱼咬伤事件总体极少见。但在鱼枪捕猎、投喂诱饵、热门潜点拥挤等情境下,风险会被放大。做到不投喂、不鱼枪、成群结伴、遵守当地规范,风险可显著降低。快速要点(供急读)高风险情景:鱼枪捕猎(血味/挣扎信号)、投喂或诱饵潜、携带猎获物在身、夜潜或能见度差。相对高频物
浏览量:0
时间:
导读:蓝色蝴蝶凭借金属般的蓝光与高反射鳞粉成为草地、林缘与海岸线上最抓眼的主角。本文精选9种代表性“蓝蝴蝶”,覆盖美洲、欧洲与亚洲,逐种给出外观识别、分布与栖地、寄主植物、观赏季节与保护要点,并提供拍摄与观蝶小贴士。1)蓝闪蝶(Blue Morpho,属名 Morpho)关键词外观:上翅面电光蓝,边缘黑饰;翅展大约 13–
浏览量:0
时间:
最短结论:“黑豹”(panther)不是一个独立物种。在野外语境里,它通常指黑化(melanism)的花豹(Panthera pardus)或美洲虎(Panthera onca)。也就是说,“黑豹”实质上是颜色型:同一种猫科动物,因为基因导致被毛发黑,看起来像“纯黑”。目录“黑豹”到底是什么?美洲虎要点(分布、体型、习性)花豹 vs. 美洲虎:如
浏览量:0
时间:
一句话结论:北美常见的珊瑚蛇(有毒)与猩红王蛇/奶蛇(无毒)外观很像。通过环带接触顺序、口鼻部颜色、环带是否绕体等细节,能在数秒内做出较可靠区分——同时牢记顺口溜并非在所有地区都适用。目录10 秒快识别(北美场景)珊瑚蛇:外观、分布、习性与咬伤王蛇(含猩红王蛇/奶蛇):外观、分布、习性顺口溜的坑:何时“红
浏览量:0
时间: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