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犀牛
由 Network 分享
时间: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 中文名:印度犀牛
- 学名:Rhinoceros unicornis
- 纲目:蹄目
- 科属:犀科 犀属
体征数据
- 体长:头体长 3.0–3.8 米;肩高 1.7–1.9 米
- 体重:1,800–3,000 千克(雄性更大)
- 寿命:35–45 年(野外估计)
显著特点
洪泛草地食草者;泡泥浴;铠甲般皮褶;数量总体回升。
分布及栖息地
印度与尼泊尔的河漫滩草地—林地镶嵌,典型于卡齐兰加、奇特旺等国家公园。
外观
灰褐色厚皮具显著褶皱与疣突;一枚长角;体型魁梧。
详细介绍
印度犀牛(又称“大独角犀”,Rhinoceros unicornis)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与尼泊尔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平原的草地与沼泽森林。20 世纪早期因偷猎与栖息地丧失而锐减,在严格保护和栖息地恢复下总体呈回升,但仍被列为易危(VU)。
生态与行为
以高大禾草为主食,亦取嫩枝、果实与水生植物;喜在水塘与泥坑中“泡泥浴”,有助于降温与祛寄生虫。成年多独居,领地通过气味与刮痕标记。
体型与繁殖
雄性体重可达 2,500–3,000 千克以上,肩高 1.7–1.9 米;雌性略小。雌犀约 6–8 岁性成熟,妊娠期约 15–16 个月,通常单胎,两胎间隔 3–4 年。
威胁与保护
偷猎风险:犀角走私仍需高强度执法与情报打击。
栖息地压力:河漫滩植被演替、入侵植物与人地冲突挤压草地。
小种群隔离:局部种群对洪水、疫病更脆弱。
代表性保护区包括印度的卡齐兰加、波比托拉、奥朗、玛纳斯以及尼泊尔的奇特旺、巴迪亚等国家公园。
上一篇:细纹斑马(格氏斑马)
下一篇:爪哇犀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