魾(Bagarius bagarius)属鲇形目,鮡科魾属。俗称:面瓜鱼、黄鱼。英文名:Yellow sisorid-catfish。濒危等级:易危。头和体前部特别粗大平扁,背缘以背鳍起点处为体最高,往前后渐低,尾柄圆,腹面平。头宽大,前端楔形。吻钝圆。口大,下位,弧形;齿尖锥形,大小不等,下颌齿较前颌齿稀疏,外列齿较大,约呈
浏览量:0
时间:
央丝鱼(Liobagrus kingi)属鲇形目,钝头鮠科,俗称:央丝。英文名:King’s bullheadd。濒危等级:濒危。体长,侧扁,背缘拱形,自吻端向后上斜,背鳍以后微向下斜,腹面在腹鳍以前较平直。头稍短。吻钝圆,平扁,吻端几乎平直。口大,端位,横裂。两颌及犁骨有齿,前颌齿带为整块状;下颌齿带弯月形,分为紧靠
浏览量:0
时间:
线足鲈(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又称毛足鲈。属鲈形目,斗鱼科,线足鲈属。俗称:木渣鱼、蓝宝石、大飞船、印度斗鱼、大核桃。英文名:Giant gouramy,Spotted gourami,Bluegourami。濒危等级:易危。体近卵圆形,极侧扁,背鳍起点处为体最高点。头小,头长远小于体高。吻钝圆,其长小于眼径。口裂小,上位
浏览量:0
时间:
长身鱖(Coreosiniperca roulei)称长体鱖。属鲈形目,鮨科,长身鱖属。俗称:竹筒鱖、彩鱖、彩桂。英文名:Slender mandarinfish。濒危等级:易危。体较细长,近似圆筒形,其长为高的5倍。头长,稍平扁。吻尖。眼中等大,临近头背缘。口裂大,稍倾斜,下颌明显突出;上颌达眼下方。两颌及犁、腭骨有尖齿,口闭
浏览量:0
时间:
孔雀鱼和剑尾鱼为所有热带鱼中最为人们熟知和饲养的小型观赏鱼,同属卵胎生鱂科鱼类。孔雀鱼俗称彩虹鱼、百万鱼。根据其尾鳍形状,可以分为上剑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园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剑尾鱼俗称剑鱼、蓝剑、鸳鸯剑、海勒剑、花斑剑尾等。孔雀鱼与剑尾鱼均为
浏览量:0
时间:
淞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属鮋形目,杜父鱼科,淞江鲈属。俗称:四鳃鲈,媳妇鱼(山东),花鼓鱼。英文名:Roughskin sculpin,Songjiang sculpin。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头及体前端平扁,向后逐渐变细而侧扁。头大,口大,端位,稍倾斜。前颌骨能伸缩,上下颌和犁骨上有绒毛状细齿
浏览量:0
时间:
河鲀俗称:艇鲅鱼、气泡鱼、鲀鱼、辣头鱼、鸡抱鱼、吹肚鱼、鲃鱼等。河鲀身体呈椭圆形,口小,门齿成板状,鳞成小刺状。其鱼鳞非常发达,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胀,整个身体呈球状而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此自卫。河鲀以其独特的体型和生活方式被作为观赏鱼类饲养。其食
浏览量:0
时间:
双孔鱼俗称青苔鱼、琵琶鱼、青苔鼠、食藻鱼、清道夫。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双孔鱼性情温驯,易饲养,在水族箱要求水质弱碱性(PH为7.3左
浏览量:0
时间:
赤鲈又名河鲈,俗称五道黑。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而得名。赤鲈为生活于新疆北部的冷温带河湖鱼类。生长较为缓慢,3冬龄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赤鲈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被作为观赏鱼类进行饲养。
浏览量:0
时间:
月鳢俗称山斑鱼、七星鱼、点称鱼、山花鱼、黑鱼、乌鱼、乌棒、鲈鳢。身体有7-9条“八”形黑色横带,尖端向前,尾鳍基有一个黑色眼斑,眼斑周围为珠色亮圈,体侧及鳍上尚有许多珠色亮点,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颇为艳丽。月鳢适应性强,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为12-32℃,最佳生长水温为15-25℃。喜阴暗,爱打洞
浏览量:0
时间:
鰕虎鱼以其形状独特、善跳跃而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个体较小,体长仅40-80毫米。它有一个阔而大的口,一双大眼睛,背上有两个发达的背鳍,腹面的腹鳍前移到胸部,并左右愈合成吸盘。身体体色较暗,上有多条横跨背部的黑色斑纹,并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极为美丽,样子颇可爱。鰕虎鱼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
浏览量:0
时间:
斗鱼俗称花手巾、龙鱼、中国斗鱼、菩萨鱼、天堂鱼。斗鱼以其艳丽的体色和好斗而为人们所喜爱。斗鱼品种较多,有的在灰绿色底上配以8-10条蓝黑色横带;或者浅褐色的体色上配以红、蓝交互的横条纹;或者全身白色配以红眼睛等等。斗鱼还有着长而尖的背鳍、臀鳍和尾鳍,各鳍的鳍条部都具有带纹,在灰黑的鳍边缘镶以红色
浏览量:0
时间:
线足鲈又名毛足鲈,俗称大飞船、印度飞鱼、大核桃、三星曼龙鱼。线足鲈的身体中央与尾鳍根部处和眼球之间都黑点,故在观赏鱼界被称为“三星曼龙”。体色艳丽,尤其是生殖季节的雄鱼,更为美丽。这种鱼在自然环境中栖息于池塘、沟渠静水环境,分布区自然条件差,故适应性强,体质强健。一般水温在26℃左右,水质呈中
浏览量:0
时间:
长薄鳅俗称花泥鳅、花鳅、花鱼。体色浅灰褐色,鳍黄褐色,体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因其为栖息于江河的底层鱼类,故对水质和溶氧量要求较高。性凶猛,以小鱼为食。一般个体重1.0-1.5千克,最大可达2.5-3.0千克。长薄鳅分布于长江上游,尤以长江三峡峡区各支流为多。与长薄鳅相近的许多种鳅科鱼
浏览量:0
时间:
华鳈又名石鲫、花鲫、山鲤子。小鳈又名黑线铅笔鱼。黑鳍鳈又名花花媳妇、花花鱼。鳈属鱼类均为小型鱼类。华鳈长可达200毫米,黑鳍鳈长约60-110毫米,而小鳈仅50-80毫米。鳈属鱼类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流水或静水中。喜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亦食少量甲壳类、贝壳类、藻类及植物碎屑。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喜群游
浏览量:0
时间: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