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全球知识平台!

萧何定律

Network 分享 时间:

什么是萧何定律

  含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比喻事物的成败都因为一个人。

  出处:《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定律内容:成败相因, 成也此而败也此,成败都是同一原因。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成功的因素,也可能是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垫脚石,也有成为绊脚石。可能是成长发展的因素,也许是矛盾斗争的因素。其次,所有有依赖的地方,就是有可能失去的地方。失败的地方,便可能是成功的地方。

  萧何定律是优势和劣势的之间相互转化,机会和威胁之间的相互转化。自古成败相因,古有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方仲永成也天赋,败也天赋。今有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华为成也李一男,危也李一男。

  本质:成败转化的辩证思想,利弊转化的分析方法。

  归纳者:杨金桥;《新国学之中华定律效应与法则》

  相关观点及理论支持:双刃剑法则、资源诅咒、荷兰病、周期理论、SWOT分析法、对立统一等。

萧何定律的经典案例

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军事天才韩信早年家贫寄人篱下,投军也只是一个小卒。之前还受过胯下之辱,被人瞧不起。后来因为其才能被萧何赏识,举荐给汉高祖刘邦。之后便才崭露头角,使其军事才能得以发挥并大放异彩,助刘邦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之后封侯拜将便功成名就。这便是所谓的成也萧何。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及分封所致诸侯实力强大,有些诸侯便开始造反。汉朝建立后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这也就是所谓的败也萧何。

  总之,韩信一生的命运和萧何有着莫大的关系,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和萧何有一定关系。所以有依赖的地方,就是有可能失去的地方。

华为:“成也李一男,危也李一男”

  李一男1993年加入华为,入职半个月就成为主任工程师,半年后因为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研究部副总经理,25岁成为华为总工程师,27岁当上了常务副总裁。李一男带领的研发团队,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表现抢眼,期间华为的市场营收疯狂增长。任正非对李一男宠爱有加、视若己出,不仅给钱给权,还尽可能为这个技术天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2000年,任正非称提倡“内部创业”。李一男主动参加到这次内部创业大潮中。但所有人都未曾料到,李一男之后竟然叛变了北上创建“港湾网络”。变成了离职高管与老东家竞争。李一男对华为的产品和市场优劣势十分清楚,港湾在市场上迅速攻城略地,屡屡夺标。2001年至2002年,华为处在内外交困、濒临崩溃的边缘。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负增长。

  对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而言,最欣赏的人背叛了自己,不可不痛心。但之后华为重振雄风,如今屹立不倒,并气势如虹,也不得不佩服华为及任正非的坚韧不拔。

  感悟:不可否认,华为的前期成功也有李一男的功劳,但后期把华为逼上危境也正是李一男。这就正是华为的“成也李一男,危也李一男”,人才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往往“成其所利,败其所弊”。

  就像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所说;“人可使企业生,一人可使企业死”,而有一句名言:对于商人而言,来自下属的危险和来自敌人的危险一样多。所以对企业而言,正确恰当处理好员工和领导及公司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锤子: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

  历史中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结合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总结的“萧何定律”评价罗永浩和锤子科技——“锤子的兴衰皆因罗永浩,锤子: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

  锤子的兴衰皆因罗永浩,所以锤子: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

  罗永浩一手创办锤子科技居功至伟,锤子可谓成也罗永浩;但是把锤子科技带进阴沟的还是罗永浩,此谓败也罗永浩。概括起来就是“锤子兴衰皆因于罗永浩”,也就是锤子:“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企业的兴衰往往系于创始人,只是普遍的商业规律,而不只是罗永浩和他的锤子科技(如聚美优品:“成也陈欧,败也陈欧”;乐视:成也贾跃亭,败也贾跃亭等等)。

  锤子科技成于罗永浩

  创始人一手缔造了企业居功至伟,并且罗永浩是手机品牌中,创始人出来直接开发布会的,凭借罗永浩互联网的影响力,手机发布会每次都备受关注。锤子科技深深打下了罗永浩的印记,罗永浩的情怀主义确实成为了锤子的企业文化。从锤子科技的T1到T2,再从坚果系列到如今的M系列,罗永浩的工艺设计理念贯穿品牌,利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流品牌,而锤子科技的发展确实依靠罗永浩。

  锤子科技败于罗永浩

  罗永浩高估自己而低估创业难度,在锤子科技陷入困境的时候,外界出现了各种猜疑,罗永浩出来澄清。然后说道:“创业这件事一定要想清楚,不要轻易去干,真做了也没什么可怕的。”这句话说明了罗永浩自己也承认确实低估了风险。同时罗永浩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以及情怀主义,让锤子科技远离了商业现实,重设计轻生产和研发的模式,致使锤子科技的专利很鸡肋,没有太多颠覆和引领的创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自然容易被淘汰。

  总结评价

  把企业的兴衰系于一人,这是世界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困境”的原因之一,也是企业很难避免的规律“怪圈”,而这个困境和怪圈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萧何定律”。所以锤子科技:成也罗永浩,败也罗永浩,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当然给企业的和企业家的启示就是既要冒险也要谨慎,然后尽量不要把企业兴衰与命运系于一人。

萧何定律的论证

  1.双刃剑法则和祸福定律,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像双刃剑有利有弊,也像祸福相依的福祸定律一样,对你的作用也是两极却可以相互转化。同样的事物,可因其利而成,可因其弊而败。(亦可因其利而败,因其弊而成)

  2.运动变化,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上次还是你成功的原因,下一次已经变成致使你失败的原因。上一次可能还是成长发展的因素,也许下一次就成为矛盾及阻碍的因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斗争),诚如以上所说,事物皆有利弊,就看利和弊谁占主要,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次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当利大于弊推动事物发展,当弊大于利阻碍事物的发展。

  3.对立统一,萧何定律中的败因和成因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他们可以相互渗透转化,这也是萧何定律的核心和灵魂。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看做能影响事物发展,这两种影响作用是一正一反的,一个对事物起到积极和推动的作用,一个起到消极和阻碍的的作用,是影响作用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两种对立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积极推动的作用可以转化为消极阻碍的作用,消极阻碍的作用也可以转化为积极推动的作用。

  4.物极则反,凡事过犹不及过度和不足都是不好的。如果太依赖某事物,可能就会失去,并可能走向反面,曾经依靠它成功,或许会因为它失败。

  5.盛衰规律与萧何定律,事物由盛而衰是发展的一般规律,当然只要事物有所突破,也会由衰而盛。事物成败往往会因为这种盛衰变化而变化,通常“成其所盛,败其所衰”。

  综上所述:涉及到萧何定律的案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利弊类,2.盛衰类,3.物极则反类。而萧何定律在哲学层面的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和“运动变化”。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所以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企业或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

  萧何定律与SWOT分析法的联系就是:萧何定律可以揭示和说明SWOT分析法中,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机会和威胁相互转化的规律。就像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的案例,胶卷曾是柯达的优势,但是技术更新,胶卷又成为了柯达的劣势。还有就像年轻人创业一样,优势是有想法和干劲,但缺乏经验资源,此谓‘成也年轻,败也年轻’。

  资源诅咒和荷兰病

  资源诅咒:“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即资源丰富,经济却受其拖累。

  荷兰病:成也优势,败也优势,即一国经济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的衰落的现象。萧何定律是资源诅咒和荷兰病的本质规律,揭示了事物利弊以及优势劣势相互转化的现象。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