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入中土的因缘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叙述释迦牟尼佛,为即将命终堕入恶道的善住天子,宣说净一切恶道、净一切生死苦恼的增益寿命之法。而善住天子依法受持后,应受一切恶道苦即得解脱,并且增寿无量,得大欢喜。受持此陀罗尼,具有:举名显德、净除生死、破苦回向、闻咒灭罪、略显胜生、忆念增寿、三业清净、如来观视、天神侍卫、为人所敬、恶障消灭、菩萨覆护、读诵坏苦、游入胜境等功德。而这部经传入中土,却是与五台山文殊菩萨指点,有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法师,是罽宾国人,由于听说震旦(中国)有文殊大士的道场,要来礼拜参见,特地跋涉千山万水,备历艰辛,到了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才抵达中原。来到中国山西五台山,朝礼文殊师利菩萨。
他在五台山下,以最虔诚的心,五体投地,一步一拜,拜向台顶。并以无限悲切的心,发自心灵深处的语言,说:“自从佛陀入灭之后,所有的大圣贤大菩萨,都不出来救度可怜的众生了。世间上唯有大士文殊师利,在此五台山中,慈悲引度众生,教导众生修菩萨道。我遗憾没有出生在佛陀住世的时代,不能见到佛陀的圣容,不能亲聆佛陀的教诲,心中多么悲痛!故此,特地远涉万水千山,怀着最诚敬的心,来拜谒大士文殊师利,乞求大士您大慈大悲,允许让我得见您庄严尊贵的圣容。”说完,向山顶礼,悲泣泪如雨下。
正在顶礼之际,一抬头,忽见一位老人,气定神闲,从山中缓缓走出来。这位老人,来到佛陀波利面前,满脸慈祥,忽然用婆罗门语,对佛陀波利说:“法师,您千里迢迢,不辞辛劳来访寻圣迹,慕道求法的心令人感动。但是,中国的众生多造罪业,很多出家僧众都犯戒律。如此深重的罪业,难以救度。唯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才能够灭除众生的一切恶业。未知法师此行有没有带此经来?”
佛陀波利说:“贫僧一心一意,直来礼谒文殊大士。未曾带此经来。”
老人说:“法师既然没有带此经来,空来何益?就算您见到了文殊大士,又如何能得识?法师不如回去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来流传中土。这就是等于奉献给诸佛的很大供养,又能利益广大众生、拯救幽冥、报答诸佛的大恩了。下次法师带取此经来的时候,弟子我就会告诉您文殊师利菩萨的住所。”
佛陀波利听闻老人一番话,恍然大悟,不胜欢喜,于是向老人至心敬礼。就在抬头之间,眼前的老人忽然不见了。佛陀波利惊愕不已,更为加倍虔诚,一心一意,返回印度,取‘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去了。
经过餐风宿露的六个寒暑,佛陀波利以坚强的毅力,不退转的虔诚,以及一心救度苦难众生的大慈悲愿力,翻越了荆棘满途、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走过了一望无际、四野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过了漫长的六年,终于在永淳二年(公元682年),佛陀波利尊者取得‘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再次来到中国西京。
但是按照当时唐朝的法律规定,把梵文的经书翻译成汉文,是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于是,佛陀波利去见唐高宗李治,将事情经过具奏明白,并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梵文原本上奉朝廷。谁知唐高宗在接到佛陀波利的经文梵本,即命令日照三藏法师等人,在宫庭内进行翻译,并将经本留在宫庭之内,不得外传。又赏赐给佛陀波利上等的丝绢三十匹,想就此打发佛陀波利离开。
佛陀波利见此经本被留在宫庭之内,不得外传,真是心如刀割,万分悲痛。他泪流满面,向皇帝奏说:“贫僧历尽艰难,冒着性命危险,万里迢迢,取得经本来到中土。贫僧的一番心愿,是希望普济众生,救拔苦难。并不是贪图赏赐财物,更不是要得到任何名利。请皇上将经本开禁,传行民间,使万民百姓及幽冥含灵,同受佛光法益啊!”
唐高宗无奈,只得将翻译好的汉文经本留下,把梵文经本交还给佛陀波利。佛陀波利得回梵文经本,到处访寻懂得翻译的人。几经辗转辛劳,终于在西明寺,找到善解梵语的汉僧顺贞法师。于是,又奏请唐高宗,得到圣旨批准。佛陀波利就在西明寺,与顺贞法师等人共同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译经结束之后,佛陀波利就现出重病之象,一连七天七夜完全不能进食饮水,在极大的痛苦中,佛陀波利只是一心忆念佛法。在第七天的夜里,佛陀波利就恢复了健康,显示了佛力不可思议的加持。在第八日,佛陀波利便离开了西明寺,前往五台山。
佛陀波利进了五台山金刚窟以后,就看到极大的光圈,如同光网一般,一圈一圈密密的笼罩着。光圈之内,端坐著文殊菩萨。佛陀波利环顾身边,只有自己一人,所以立及招呼洞外同来的僧人,一同入窟朝圣,可是就在这一转眼间,光圈却消失了,又恢复成原来的山洞。尊者悟到自己使命已了,方才所见,乃是文殊菩萨前来接自己回归佛国,于是就在山岩边,拣了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闭眼入定,坐化归天了。
五年后,到唐朝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有定觉寺的住持志静法师,来拜见日照三藏法师,咨询‘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梵音,日照三藏法师于是口宣梵音,经过十四天的精详校对审核,将皇宫的译本与民间的译本之间,其中小小差异之处,全部重新勘校注音,使字字句句梵音毫无差失。并记录在朝廷的文献之中。之后〈尊胜咒〉成为佛教徒间,最流行念诵的咒语之一。唐代宗十一年(776年)更下达诏书,命令全国僧尼每日须持诵〈尊胜咒〉21遍。
七百多年后,到了明朝永乐九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还亲自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写了序文。高度赞扬‘尊胜陀罗尼咒’的无量功德。当初释迦佛为救度善住天子,而宣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及其因缘,是记载在印度梵文经本之中,由佛陀波利尊者与顺贞法师翻译成汉文。佛陀波利尊者被文殊师利菩萨点化,回到印度取经再回到中土,及至后来辗转翻译的史实,是唐朝定觉寺住持志静法师记载为文的。这数篇重要的文献,连同明成祖皇帝的序文,全部都记载在‘大藏经密教部’里面。
上一篇:不要对往生的名词误会
下一篇:能得到暇满人身,的确要多栽培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