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大洞真经
由 Network 分享
时间:
经名:上清大洞真经。全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相传东晋兴宁三年(365)魏夫人等上清仙真降授道士杨羲,为上清派首要经典。原本一卷。现存茅山宗坛本六卷,系南宋上清派宗师蒋宗瑛校勘,明初正一天师张宇初最后编定。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目录1上清大洞真经序卷一诵经玉诀卷二高上虚皇君道经第一上皇玉虚君道经第二皇上玉帝君道经第三上皇先生紫晨君道经第四太微天帝君道经第五三元紫精君道经第六真阳元老玄一君道经第七上元太素三元君道经第八卷三上清紫精三素君道经第九素灵阳安元君道经第十皇清洞真道君道经第十一高上太素君道经第十二皇上四老道中君道经第十三玉晨太上大道君道经第十四太清大道君道经第十五太极大道元景君道经第十六卷四皇初紫灵元君道经第十七无英中真上老君道经第十八中央黄老君道经第十九青精上真内景君道经第二十太阳九炁玉贤元君道经第二十一太初九素金华景元君道经第二十二九皇上真司命道君道经第二十三太皇上真玉华三元君道经第二十四卷五太一上元禁君道经第二十五元灵黄房真晨君道经第二十六太极主四真人元君道经第二十七四斗中真七晨散华君道经第二十八晨中皇景元君道经第二十九金阙后圣太平李真人天帝上景君道经第三十太虚后圣元景彭室真君道经第三十一太玄都九炁丈人主仙君道经第三十二洞清八景九玄老君道经第三十三东华方诸宫高晨师玉保王青童君道经第三十四卷六扶桑大帝九老仙皇君道经第三十五小有玉真万毕先生主图玉君道经第三十六玄洲二十九真伯上帝司禁君道经第三十七太元晨中君峨眉洞室玉户太素君道经第三十八九灵真仙母青金丹皇君道经第三十九徊风混合帝一秘诀后序1 此目录系整理者补。上清大洞真经序 茅山上清二十三代宗师观妙先生朱自英述夫道生于无,潜众灵而莫测;神凝于虚,妙万变而无方,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是之谓大洞者欤。及其敛精聚神,御祖炁以徊旋;炼神会道,运祥风而鼓舞;无中欻有,呼吸散万神之形;动极复静,恍惚围帝一之妙,是之谓徊风混合者欤。为天地普植之本,帝圣造化之原。人之生也,禀气于太极,而动静法乎天地;肇灵于一元,而阖辟体乎阴阳。故上清三十九帝皇,回真下映,入兆身中三十九户,于是各由其所贯之户,著经一章。其辞幽奥,以用领括百神,招真辟非,所谓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者,此欤。故中央黄老元素道君,总彼列圣之奥旨,集成大洞之真经,故曰三十九章经也。又有徊风帝一、高元雄一、五老雌一,是三经者,所以辅乎三十九章之尊经耳。夫道有三奇,第一之奇《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第二之奇《五老雌一宝经》,第三之奇《素灵大有妙经》。故三十九章者,乃九天之奇诀,上元太素君金书之首经也。一名三天龙书,一名九天太真道经。此经之作,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运炁撰集也。西王母从元始天王受道,乃共刻北元天中录那邪国,灵镜人鸟之山,阇莱之岫。乃于虚室之中,聚九玄正一之炁,结而成书,字径一丈,于今存焉。元始天王又以传上清八真中央黄老君,使教授下方当为真人,上升三辰者焉。中央黄老君隐禁此经,世无知者,故人间地上五岳天中,永无此经。上清天真尤所宝秘,唯太玄有金阁玉名,琼札紫简,三元有并晨秘箓,丹台有黄文之字,当必为真人者,乃得受之尔。是经也,上皇之道标,紫晨之妙篇,制命九天之阶,征召五帝之灵,逸徊风之混合,凝九转于玄精,交会雌雄,混合万神,森罗幽郁,琼响太真,运辟非于明梁,通易有于玄门,洞德刅以造妙,濯耀罗而映云。太汉为灵关之炁,无刅为浩劫之年,巍巍神馆,万真之渊,金房焕赫,郁乎上清。其旨幽微,难可究详。兆能长斋,绝志人间,诵玉篇于曲室,叩琼音以震灵,则真人定箓于东华,七玄更润于紫房,制魔王以威神,摄五帝以卫身,万遍周而肉身飞,七转召而司命至。此大洞之奇章,总亿道而反生,自无奇毛异质,金骨玉名,皆不得有妄披于灵文,其禁悉依九真明科。兆当苦斋三年,乃得读之。诵咏此章,万遍既毕,中央黄老道君上奏,太上命丹飙绿盖之车,九灵使者太乙司命,来迎于子。于是五老翼轩,八风扇羽,神雷前驱,玉华扶毂,乘云驾龙,即日升天,诣太素三元君宫中受书。是谓上登上清,受书太极,拜为高仙左卿者也。兆若但有此经,不得读之者,太微天帝君拔出死简,于授经之始刊定真箓,于造斋之初度籍太极,刻名东华,关奏太上,录封龟台,万神千灵自称兆为九玄大夫,位准太清仙伯也。受经之格,一依九真明科,兆宜遵焉。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上一篇:上清白羽黑翮灵飞玉符
下一篇: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
